天天吃预制菜,身体会发生什么?
关注全益 关爱健康 分享知识 点赞 在看 分享👇
1
导语
如今,但凡是“预制菜”的话题,总能挑起社会的大体量关注,如果再和“学生餐桌”扯上关系,那更是在家长们的紧绷神经上疯狂撩拨。

对待预制菜,反对的声音呈现了一边倒的态势,不新鲜、没营养、不健康、口味差……食客们给出的理由倒也十分充分,以至于今天只要和“预制”相关的食品,就别想轻易撕掉廉价、低劣、没诚意的标签。
真相是否如此呢?预制菜和健康是不是互斥关系呢?今天我们好好聊聊“预制菜”这个话题。
2
你已经被预制菜包围了!
事实上,虽然讨论度极高,但并不是所有人清楚什么是预制菜。
我们来看2022年6月中国烹饪协会发布的团体标准——《预制菜》( T/CCA 024—2022),当中对预制菜有明确定义:
预制菜是以一种或多种农产品为主要原料,运用标准化流水作业,经预加工(如分切、搅拌、腌制、滚揉、成型、调味等)和预烹调(如炒、炸、烤、煮、蒸等)制成,并进行预包装的成品或半成品菜肴。

定义很长,但重点落在“标准化流水作业”和“预包装”上,正是这两项操作,使得预制菜脱离了传统意义上现烹菜肴的流程和观感,也是承受最多猜忌和争议的地方。
但细想想,我们是最近才开始吃上预制菜的吗?
来看看这些——




☑即食食品,如开袋即食的午餐肉、火腿肠,八宝粥等罐头食品;
☑即热食品,需要加热后才能食用,如速冻水饺、方便面;
☑即烹食品,需经过简单烹调,我们平时点的外卖大多数属于这类;
☑即配食品,就是经过清洗、切配的净菜、净肉、辅料等的组合。
如果按照加工的深浅程度进行排序,则即食食品>即热食品>即烹食品>即配食品。
既然预制菜早已成为生活中的常客,并满足着我们降低烹饪难度的需要,为什么仍被视作洪水猛兽?
关注全益 关爱健康 分享知识 点赞 在看 分享👇
3
预制菜犯了什么错?
如果从罐头的出现算起,预制菜在人类社会已经发展了200多年。“培育发展预制菜产业”甚至都写进了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国内政策利好不断,怎么偏偏就从“预制菜元年”(2023年)开始,大众反而愈发“叛逆”起来?
问题就在于消费者忽然发觉,自己在不被告知的前提下,吃下了很多不明来路的、原以为是新鲜烹调的预制菜。

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发布的《2022年中国连锁餐饮行业报告》显示,每年大约85%的预制菜最终从堂食和外卖渠道流向消费者餐桌。
另据江苏省消保委2023年发布的调查显示,78.1%的被调查者反映,饭店使用预制菜时,未提前告知消费者。
这就造成一个很矛盾的消费心理:可以接受购买预制菜品,回家自己简单烹调,但无法接受餐厅在我不知情的情况下提供预制菜品。
——得看得到配料表和产品标准号的预制菜,吃进肚子里才安心。
3
预制菜能吃出健康吗?
预制菜另一个颇受争议的点在于,即便是正规渠道、在行业标准范围内生产的预制菜,是否能够提供营养、保证健康?
首先是新鲜度和添加剂的问题。很多人看到预制菜包装袋上,保质期动辄半年甚至一年,为了保鲜各种抗氧化剂、护色剂等食品添加剂排得密密麻麻,没过期算得上新鲜吗?
有一说一,目前食品行业的保鲜技术和防腐技术已经发展成熟,上市食品的添加剂也有严格的国家标准,虽然食品在加工和运输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随着时间的延长造成一定的营养损失,但大部分质保期内的预制菜在安全性上是可以保障的。
但是!
仍然不建议长期三餐都吃预制菜,原因如下:
一、 营养不全。因为食材种类的限制,预制菜一般在碳水化合物和脂肪上一般有较好保障,维生素、矿物质以及生物活性成分上难免流失。
不难发现,预制菜荤食占比较重,即使其中含有蔬菜,种类上也大多选用胡萝卜、豌豆笋、土豆等储存时间长又不易变色的蔬菜,绿叶菜比较罕见。

二、 口味单一、口感不佳。预制菜一般是根据大多数人的口味进行调味的,而且会偏向于咸辣,即添加更多的盐和油,因此很难满足消费者的个性化口味需求。
此外,预制菜都是经低温冷冻保存的,冷冻过程中水分凝结的冰晶必然会不同程度改变食物的口感和质地,再经过餐厅的二次加热,甚至消费者到手后再次加热,口感上必然大打折扣。
三、增加肥胖和慢性病风险。预制菜为了突出口味上的满足感,以及更长的保存期限,很多会在高油高盐的路线上越走越远。长期食用不利于健康,尤其是在增加肥胖和慢性病发病风险上表现突出。
4
预制菜进校园你怎么看?
和上班族带着怀疑心态继续叫着预制菜外卖不同,对待“预制菜进校园”,消费者丝毫不打算采取观望态度,“学生家长辞职送饭”很符合中国家长对待下一代健康问题的重度关切。
对此,教育部就曾表态,鉴于当前预制菜还没有统一的标准体系、认证体系、追溯体系等有效监管机制,应持十分审慎态度,不宜推广进校园。

在众多声音中,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马亮的观点较为中肯:
☑学校提供的是预制菜还是现制菜本身不重要,重要的是确保学生餐营养、安全、可口。如果学校采购预制菜是为了降低成本和谋取利益,从而导致菜品质量下降,甚至出现食品安全问题,那就需要加以监管。否则,在确保预制菜的质量前提下,是完全可以采购预制菜的。
后记:
预制菜便捷、快速的特点,满足着人们快节奏生活的需要,大大节省了人们购买、准备食材和烹饪的时间。
《2022年中国预制菜产业发展白皮书》称,2022年中国预制菜市场规模达4196亿元,预计2026年市场规模将达10720亿元,届时一个万亿元级别的“蓝海”即将诞生。
因此,预制菜行业需要的是预制菜具有便捷、快速的特点,能够满足人们快节奏生活的需求。它们提供了现成的饭菜选择,可以大大节省人们购买、准备食材和烹饪的时间。
而对消费者来说,最重要的就是保障我们的知情权和选择权,也需要出台相应的法律法规加以规范和监督。
对中国人来说,食物承载的意义远不止填饱肚子这么简单,在这个充斥着流水线商品的社会,将真诚情怀赋予菜肴或许不失为重新获得消费者信任的路径。
参考资料
1. 中国网:《中国发布丨你的生活,已经被预制菜包围了》
2. 新京报:《超190个!统一预制菜标准为何“吵翻天”?》
3. 中国报道:《两会聚焦|预制菜如何保障舌尖上的安全?》
4. 广东科普:《“预制菜进校园”引发家长担忧?常吃有害健康吗?注意这样搭配……》
5. 科普中国:《“预制菜进校园”登上热搜!常吃预制菜,对身体有多大伤害?》
往期回顾
全益内容团队专注介绍全球医学和大健康领域最新进展。如本站转载的部分资讯稿件涉及作者版权等问题,请速来电或来函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及时做出处理。文中观点不代表全益立场,本文也不是治疗方案推荐,如需获得治疗方案指导,请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想了解更多疾病科普与前沿治疗技术,
欢迎关注全益国际。
关注全益 关爱健康 分享知识 点赞 在看 分享👇
-
全益国际医疗 | M3C中国地区战略合作招商说明
为推进医疗康养国际化,促进中日医疗康养交流,M3C中国在全国范围开展国际医疗信息及健康管理咨询,国际医疗援助等专业服务。业务涵盖:高端精密体检未病预防及重急症专业信息咨询;慢病和生活习惯病健康管理咨询;美容和身体机能再生抗衰信息服务;专业领域的学术交流和专家互派,国际医疗康养商界精英互动和医疗康养机构经营管理咨询等。现因业务发展需求,诚征全国合作伙伴共建此项事业。上海,北京,广州,深圳,杭州,宁波,温州,南京,苏州,无锡,青岛,济南,大连
넶18 2025-04-30 -
M3PSP:健康中国·就医决策支持计划
M3PSP,您的生涯健康管理专家。提供专业安心到位的医疗咨询服务,根据不同情况为个人定制个性化诊疗方案,优中选优地对接适合的医疗机构和医生,让您放心问诊、治病、疗养,延长健康寿龄。M3PSP 三大服务:代理在线问诊,3名顶级专家诊疗方案,匹配优选医师和机构
넶18 2025-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