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益科普 | 女性不能不听的乳腺癌真相
1
导读
世上几乎半数人的胸前有一对鼓起的器官——乳房。无论或挺或垂,或腴或瘦,这都是女性身体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然而,很多人拥有乳房却对乳房健康一知半解,不知其用处,也不懂如何保养。虽则似乎人所共知乳腺癌的存在,知道恶性肿瘤最常打主意的女性部位便是乳房,但她们从未咨询过降低风险的措施同原理,甚至忌讳听到“乳腺癌”三个字。将乳房喻为“世上最昂贵的房子”来强调乳房健康之重要,一点都不过分。
据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 IARC )所发布全球癌症数据,2020 年,全球新增癌症共计 1,929 万人。其中,乳腺癌新增达 226 万人,约占新发癌症病例的 11.7%,首超肺癌,成为“全球第一大癌”。新增病患中,19% 在中国。
乳腺癌发病在全球的地理分布差异十分显著,北美、西欧、北欧等富裕地区发病率较高,非洲和亚洲等欠发达地区则发病率较低。对此差异,有不同理论,最可能的解释与激素对乳房组织的作用有关。例如,在西方,因为营养较好和高蛋白饮食,青春期来得较早,且女性受教育更好,日趋独立,有效避孕,更迟生育,而欠发达地区女性初潮较晚,对生育缺乏控制,这些都会影响患乳腺癌风险。
虽然乳腺癌愈来愈多,但无需惊恐,在很多国家,乳腺癌整体存活率远胜肺癌,死亡人数也愈来愈少。这主要归功于筛查普及和健康意识提高,从而提升早期诊断率,并改善治疗效果。
易为人疏忽的是,男性通常也有乳腺组织,与青春期前女性相似,故亦有可能罹患乳腺癌,虽很罕见(约占总病例1%),但发病率正逐渐上升。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指南指出,美国男性一生中患乳腺癌风险约为1:1000,而女性一生中患乳腺癌的累积风险约为1:8。概言之,每个年龄段风险不一,但年龄愈大,风险愈高。
2
非遗传风险因素更会致癌
不少人有此误解:癌症由基因决定。其实,85% 诊断出乳腺癌的女性之前并无一级亲属患病,只有 5%-10% 乳腺癌是遗传所致。

我们至今未能断言乳腺癌确切成因与发病机制,但是,诸多风险因素已证实与乳腺癌发病密切相关,有些还可控,对降低患非遗传癌症风险至关紧要:
➊ 遗传风险因素:母亲或姊妹患有乳腺癌,女性亲属患有卵巢癌或子宫内膜癌,父亲或兄弟患有前列腺癌的女性发病风险明显升高。
➋ 生殖危险因素:初潮早、绝经迟、未生育、迟生育、未哺乳。换句话说,某些地区(例如发展中国家)女性因为青春期来得迟、生育早、小孩多、哺乳时间较长,患病风险则较低。
➌ 生活方式和卫生保健风险因素:不良饮食习惯、吸烟饮酒、熬夜、缺乏运动、肥胖等。
➍ 环境风险因素:乳房接受过量电离辐射,如胸部做过放射治疗等。
➎ 激素风险因素:因服用药物,或接受激素替代疗法而增加体内雌激素。
➏ 其他乳房疾病:如乳房良性肿瘤;一侧患有乳腺癌,另一侧乳房发病风险也升高。
3
早查!早查!早查!
建议每位女性每月自查乳房,最好在月经结束后 2-3 日,此时乳房稍不敏感,不会一触即痛。若已绝经,可每月固定一日自查。
但自我检查容易漏掉一些异样,并不能降低乳腺癌死亡率,所以没有检测到肿块的女性还是应该去就医,并按建议做进一步检查,如乳房X线检查(钼靶摄片),MRI扫描,超声等。

是不是每个人都需要定期做这些检查?
不必。对于一般风险人群何时做X线摄影筛查,不同专家有不同建议,有些建议50岁后,有些建议40岁开始。无论何时开始,每1-2年做一次乳腺X线检查。由于钼靶高敏感,可能出现假阳性,且有时评估乳腺结节并不那样清晰,对致密型乳腺来说不太准确,所以推荐一并做彩超检查,两相互补,不易漏诊。
MRI通常用于筛查乳腺癌高危女性,如带有BRCA基因突变。确诊乳腺癌后,MRI则有利于评估是否含有彩超或钼靶漏检的病灶,有利于评估对侧乳房状况。
检查之后,可能只是乳腺增生,一般不用治疗,无需过虑。但若怀疑肿块或结节是恶性肿瘤,就要做病理确认。最常用穿刺活检,在超声引导下,用针取出结节内组织,送往化验,病理科医生看显微镜下若有癌细胞则确诊为癌。
乳腺癌确诊后,通常分为 0 – IV 期,0 期是乳腺癌最早阶段,IV 期是最严重阶段,表明癌细胞已“乱窜”至其他器官,如肺、骨、肝、脑等。
乳腺癌有许多不同类型,其中一些很常见,而其他则非常罕见;例如浸润性导管癌 (IDC),浸润性小叶癌 (ILC),炎性乳腺癌 (IBC)等等。 这些分期与分类,有助于指导治疗与评估预后。
4
乳腺癌=不治之症?
世界卫生组织已明确将早期乳腺癌列为可治愈疾病,早诊早治是提高乳腺癌治愈率的最佳途径。
治疗方法取决于乳腺癌分期及类型、患者身体基础状况,通常包括手术切除(保乳手术,乳房切除术等)、放射治疗、药物治疗(激素治疗、化疗和/或靶向生物治疗)和免疫治疗相结合,以防止恶性肿瘤生长扩散。而乳房重建与心理治疗,能帮助患者重拾信心与希望。

万一乳腺癌扩散,怎么办呢?根据《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乳腺癌诊疗指南2019》,乳腺癌骨转移常见并发症是骨痛、骨损伤等,而脑转移包括脑实质转移和脑膜转移,会引发头痛、呕吐、认知障碍、脊髓和脊神经根刺激表现等,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素。所以治疗乳腺癌转移,有个共同目的:转移病灶,改善症状,提升生活质素,最大程度延长患者生存期。
5
乳腺癌能预防么?
能。
对于极高风险女性,可与医生讨论降低患病风险的方案,例如:
(1)预防性药物疗法(化学预防),如服用雌激素阻断药物;
(2)预防性外科手术,可选择切除健康乳房,或切除健康卵巢,以降低患乳腺癌和卵巢癌风险,如好莱坞影星安吉丽娜·朱莉(Angelina Jolie)2013年的勇敢作为。
对于一般风险女性呢?有研究指出,日本人由日本移民到美国后,乳癌发生率会显著提升,其一主因便是饮食结构改变。因此假使女性在绝经前能保持良好生活和饮食习惯,不熬夜,重视锻炼,保持健康体重,不烟不酒,做好乳腺健康管理,绝经后限制激素治疗,得乳腺癌的风险便会降低50%,年龄变大后,风险则下降80%。

人类的免疫系统与自然环境共栖共存,不可分割,倘若自然环境伤痕累累,我们也难逃疾病缠身的厄运,所以女性需对自己的乳房健康承担更多责任,自觉行动起来预防乳腺癌。
诚如一直从事乳腺癌预防和自然疗法工作的加拿大博士Sat Dharam Kaur,在其著《乳腺癌防止及康复实用手册》中所言,“乳腺癌的肆虐为我们指明了一条净化之路,包括尊重自我灵魂和独特的能力,检点饮食方式,释放不良情绪,清洁身体,接受适合内心的修行,认识到我们有责任令自然环境恢复安全与神圣”。女性有可观的购买力,可向非有机食品、塑料、核能、氯化物,和那些令大自然丧失孕育能力的东西说“不”,为人体降毒祛毒,恢复乳房的健康与美丽,以期赢得抗击癌症的又一场胜利。
参考资料
【1】《中国乳腺癌筛查与早诊早治规范:2019版》,国家癌症中心&国家肿瘤质控中心,2020.12
【2】《乳腺癌防止及康复实用手册》,[加]Sat Dharam Kaur著,张少华、乙苏北编译,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020.4
【3】《超越乳癌》,张金坚等合著,台湾原水文化,2020.10
【4】《乳腺癌的真相》,郝晓鹏等编,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20.5
【5】《乳房健康手册——美国医学院科学防癌完全指南》,[美]Kristi Funk著,马飞等译,中信出版集团,2019.3
【6】《男性乳腺癌》,[英]Ian Fentiman著,李南林等译,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20.9
关键词:乳腺癌 乳腺 乳腺癌筛查
往期回顾
【全益科普】关于腰椎间盘突出的那些事儿,你想知道的都在这里!
【免责声明】
全益内容团队专注介绍全球医学和大健康领域最新进展。如本站转载的部分资讯稿件涉及作者版权等问题,请速来电或来函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及时做出处理。文中观点不代表全益立场,本文也不是治疗方案推荐,如需获得治疗方案指导,请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想了解更多疾病科普与前沿治疗技术,
欢迎关注全益国际。
关注全益 关爱健康 点赞在看分享👇
-
全益国际医疗 | M3C中国地区战略合作招商说明
为推进医疗康养国际化,促进中日医疗康养交流,M3C中国在全国范围开展国际医疗信息及健康管理咨询,国际医疗援助等专业服务。业务涵盖:高端精密体检未病预防及重急症专业信息咨询;慢病和生活习惯病健康管理咨询;美容和身体机能再生抗衰信息服务;专业领域的学术交流和专家互派,国际医疗康养商界精英互动和医疗康养机构经营管理咨询等。现因业务发展需求,诚征全国合作伙伴共建此项事业。上海,北京,广州,深圳,杭州,宁波,温州,南京,苏州,无锡,青岛,济南,大连
넶18 2025-04-30 -
M3PSP:健康中国·就医决策支持计划
M3PSP,您的生涯健康管理专家。提供专业安心到位的医疗咨询服务,根据不同情况为个人定制个性化诊疗方案,优中选优地对接适合的医疗机构和医生,让您放心问诊、治病、疗养,延长健康寿龄。M3PSP 三大服务:代理在线问诊,3名顶级专家诊疗方案,匹配优选医师和机构
넶18 2025-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