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益科普】从“无酸无溃疡”到幽门螺杆菌——消化性溃疡治疗简史
1
导读
人类对疾病的认知不是一蹴而就的。许多的疾病,我们从无知到探索,从浅薄到飞跃,从单纯的推测到有着越来越多的证据以及治疗手段。一部疾病抗争史,就是人类思想认识的升华史。

消化性溃疡的治疗简史,就是浓缩了医学界经过上百年努力从而攻破单一疾病的探索、认知和奋斗历程。从“无酸,无溃疡”到粘膜屏障概念的提出,再到幽门螺杆菌秘密的发现,历经三次飞跃,前后纵贯上百年,至今医学界总算能够较为根本的认知和治疗这一疾病。
所谓消化性溃疡,是指在致病因子的作用下粘膜发生的炎症和坏死性病变,病变深达粘膜肌层,常常发生于胃酸分泌有关的消化道粘膜,其中又以胃和十二指肠最为常见。
2
“无酸,无溃疡”
为了治疗消化性溃疡,百年前的医学界已在孜孜探索。
首次的认知飞跃发生在1910年,这一年,施瓦茨(Schwarz)提出了“无酸,无溃疡”(No acid,no ulcer)理论,意指消化性溃疡与胃酸分泌密切相关。
研究发现,胃内酸度降低与溃疡愈合有直接关联,如果胃内PH≥ 3的时间能够持续18-24小时,那么,可使大部分消化性溃疡在4-6周内愈合。
随后,“无酸,无溃疡”的观点一直在指导着消化性溃疡的治疗,抗酸、抑酸成为治疗的重点。
从上世纪60年代研发的中和胃酸药物,包括小苏打、氢氧化铝和复方氢氧化铝等等,到70年代发现了H2受体拮抗剂(H2RA),能够有效抑制胃酸的分泌。
再到90年代诞生质子泵抑制剂(PPI),使得以奥美拉唑为代表的药物成为目前为止作用最强的一类胃酸抑制剂——整个过程无不见证着研究人员对于胃酸的抗争。
直到现在,消化性溃疡患者仍然常常采用这些药物,通过抑制胃酸和中和胃酸来使得溃疡得以愈合。但是,消化性溃疡的“锅”,仅仅让胃酸来“背”,并不能解决所有问题。
3
粘膜屏障概念的提出
众所周知,胃酸是一种腐蚀性很强的酸,其浓度可以把金属锌溶化掉。
纯净的胃液pH达0.9-1.5,但正常人的胃却不会受到胃酸的腐蚀,为什么呢?因为胃壁上有三层特殊组织构成的黏膜用以防御胃酸的侵蚀,同时完成食物的初步消化。
多年来的研究证实,抑酸剂可以显著提高溃疡的愈合速度,但是愈合质量却往往不尽如人意,导致溃疡反复发作。

终于在1990年,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的塔尔纳夫斯基(Tarnawski)首先提出了黏膜防御功能的概念,“溃疡的复发常在原病灶处,瘢痕愈合质量差、黏膜防御功能未恢复,这是复发的基础因素之一。”
这一观点的提出,是对消化性溃疡的研究认识再度飞跃。这一理念认为消化道的粘膜屏障如果能保持完整健康状态,就不会形成溃疡,因而治疗的关注焦点也逐渐从单纯的抗酸抑酸转向黏膜保护。
此后,黏膜保护剂的联合应用提高了消化性溃疡的愈合质量,溃疡的复发率随之减少。
目前使用的胃黏膜保护剂的种类很多,有的兼有抗酸作用,如碱式碳酸铋;有的还具有杀灭幽门螺杆菌的作用,如枸橼酸铋钾、胶体果胶铋等。
其主要作用机制则是增加胃黏膜血流、增加胃黏膜细胞黏液和碳酸氢盐的分泌、增加胃黏膜细胞前列腺素的合成和增加胃黏膜和黏液中磷脂的含量,从而增加黏液层的疏水性。
4
一种细菌的发现引起革命性变化
既然降低了胃酸PH值,又有意识地保护了胃黏膜,给消化性溃疡提供了愈合的条件,这个病症就完美解决了吗?
人类可并没有在此处止步,而是要问:究竟是什么引起了消化环境的失衡呢?
2005年10月3日,瑞典卡罗林斯卡医学院宣布,把2005年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授予澳大利亚科学家Barry J.Marshall和J.Robin Warren,以表彰他们发现了导致胃炎和胃溃疡的细菌——幽门螺杆菌。

其实,早在1893年,就有人在动物的胃中偶然见到螺形菌,1938年也有报告提到它,但并未检查出这一细菌和不同胃病之间的联系。
七十年代末,Marshall和Warren医生就开始从胃活检标本中分离并培养这种细菌,并且通过自愿用身体试验才最终证实:所有胃溃疡病人都能分离出同样的细菌,培养细菌也能引起相同的病变。1983年英国权威医学期刊《柳叶刀》报了两位医生的成果,他们将这种细菌定名为幽门螺杆菌。
Marshall和Warren的发现所带来的深远意义是:消化性溃疡不再是一种病史漫长、久治不愈且频频复发的致残性疾病,而成了一种仅用短疗程抗生素和抑酸剂、黏膜保护剂治疗即可痊愈的疾病。
根除幽门螺杆菌已成为目前消化性溃疡的治疗常规,因此说这是溃疡病认识上的第三次飞跃。
5
消化性溃疡的治疗——抑酸、修复和抗菌
三次飞跃,是认知上的递进关系,而非完全取代的关系。即使医学界对于消化性溃疡的认识已经进入抗幽门螺杆菌时代,此前一百年积累下来的抑制胃酸分泌、修复粘膜屏障手段依然构成重要的治疗步骤。
当前,在临床上,消化性溃疡一旦确诊,医生一般会根据患者病发部位在十二指肠或是胃来制定具体的治疗方案。
对于十二指肠溃疡,疗程相对较短,在没有伴随出血的情况下,一般会服用质子泵抑制剂以抑制胃酸过度分泌,同时,服用胃黏膜保护剂来保护粘膜屏障。
如果检出合并幽门螺杆菌感染,就应在使用抑酸和粘膜保护药物的基础上,再加服抗幽门螺杆菌的药物,通过根除幽门螺杆菌达到避免复发的效果。
整个治疗过程,充分体现了对于消化性溃疡三次认知飞跃的成果:包括抑制胃酸分泌、修复肠胃粘膜、根除幽门螺杆菌。

而对于发生在胃的消化性溃疡,疗程相对长些,一般需服用八周的药物,且在治愈后应复查胃镜,进一步排除胃癌和淋巴瘤的可能。
饮食调节在对抗消化性溃疡的过程当中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环。患者应当增强对肠胃的保健意识,尽量不要吃辣椒、芥末等刺激性食品,少喝冷饮,减少油腻食物摄入。
药物治疗和饮食调节双管齐下,消化性溃疡一般而言都是可以治愈的。
参考资料
【1】《幽门螺杆菌感染基因型与胃肠疾病的关系》申飞飞,李小环等
【2】《奥美拉唑三联疗法治疗小儿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研究》陈占锋,张娟
【3】《消化性溃疡循证临床实践指南(2020)》日本胃肠病学会
关键词:消化性溃疡 幽门螺杆菌 胃酸 抑酸 胃粘膜
往期回顾
【免责声明】
全益内容团队专注介绍全球医学和大健康领域最新进展。如本站转载的部分资讯稿件涉及作者版权等问题,请速来电或来函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及时做出处理。文中观点不代表全益立场,本文也不是治疗方案推荐,如需获得治疗方案指导,请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
全益国际医疗 | M3C中国地区战略合作招商说明
为推进医疗康养国际化,促进中日医疗康养交流,M3C中国在全国范围开展国际医疗信息及健康管理咨询,国际医疗援助等专业服务。业务涵盖:高端精密体检未病预防及重急症专业信息咨询;慢病和生活习惯病健康管理咨询;美容和身体机能再生抗衰信息服务;专业领域的学术交流和专家互派,国际医疗康养商界精英互动和医疗康养机构经营管理咨询等。现因业务发展需求,诚征全国合作伙伴共建此项事业。上海,北京,广州,深圳,杭州,宁波,温州,南京,苏州,无锡,青岛,济南,大连
넶17 2025-04-30 -
M3PSP:健康中国·就医决策支持计划
M3PSP,您的生涯健康管理专家。提供专业安心到位的医疗咨询服务,根据不同情况为个人定制个性化诊疗方案,优中选优地对接适合的医疗机构和医生,让您放心问诊、治病、疗养,延长健康寿龄。M3PSP 三大服务:代理在线问诊,3名顶级专家诊疗方案,匹配优选医师和机构
넶17 2025-04-30